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4篇
  免费   361篇
  国内免费   496篇
林业   286篇
农学   323篇
基础科学   265篇
  719篇
综合类   1382篇
农作物   263篇
水产渔业   251篇
畜牧兽医   1221篇
园艺   99篇
植物保护   31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杨木和杉木木材表面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鲍甫成  王正  郭文静 《林业科学》2004,40(1):131-136
以人工林杨木和杉木木材为研究对象 ,对其表面自由能、表面极性和表面化学官能团等木材表面特征因子进行测定 ,并探讨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木材表面特性的变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比杨木有较高的总表面自由能 (42 35mN·m- 1 对 38 93mN·m- 1 )和非极性表面自由能 (41 6 1mN·m- 1 对 35 5 2mN·m- 1 ) ,而杨木的极性表面自由能比杉木要高 (3 4 1mN·m- 1 对 0 74mN·m- 1 )。杨木和杉木木材经过不同温度处理后 ,其总表面自由能和非极性表面自由能都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而极性自由能则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为木材表面羟基缔合状态的解除及表面脱羟基作用的综合结果。木材表面 3种主要化学官能团为羟基、烷基和缩醛基 ,在高温处理条件下 ,两种木材羟基对烷基和缩醛基吸收峰面积之比都有所下降 ,说明高温处理过程是一个使木材表面羟基密度减少的过程。木材表面自由能与木材表面化学官能团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2.
分别以聚马来松香己二醇酯、马来松香乙二醇丙烯酯聚合物和马来松香乙二醇丙烯酯-丙烯酸共聚物为载体,金属离子为桥键配位离子固定化淀粉酶。测定了固定化淀粉酶的性能,探讨了固定化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金属离子作为桥键配离子的固定化淀粉酶中,PMGAECa(Ⅱ)En和poly(MGAE-AA)Ca(Ⅱ)En效果较好,重复使用5次后,每5 min的活性分别为11.33、9.44 mg/g,相对保留活性为32.78%、37.59%,最适宜温度为60、50℃,最适宜pH值为6.03、5.00。  相似文献   
93.
采用小区控制放牧试验,研究了划区轮牧、自由放牧对伊犁禾草+杂类草山地草甸植被特征及其细毛羊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放牧对照相比,两种放牧方式均显著降低了山地草甸群落盖度、可食牧草和毒害草产量、群落功能群多样性及各植物功能群的高度、盖度、产量(P<0.05),增加了可食牧草的密度.划区轮牧条件下山地草甸群落盖度显著高于自由放牧区(P<0.05),可食牧草产量、毒害草产量、密度及各植物功能群的高度、盖度、密度和产量在两种放牧制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划区轮牧有利于多年生禾草类、多年生莎草类及有害植物类的生长发育,不利于有毒植物的生长发育.与自由放牧比,划区轮牧下每只新疆细毛羊体重增加1.3~2.1 kg,但两种放牧制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4.
[目的]了解新疆小麦材料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基因的等位变异组成和分布以及与PPO活性的关系,为小麦PPO活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PO基因的功能标记PPO18、PPO29和PPO16对445份新疆冬春小麦材料进行2A和2D染色体上PPO等位基因Ppo -A1a、Ppo - A1b、Ppo - D1a和Ppo - D1b的检测,分析不同等位变异与PPO活性的相关性及变化趋势.[结果]PPO18在等位基因Ppo-A1a(高PPO)和Ppo - A1b(低PPO)中的分布频率为73.03;和26.97;,PPO16和PPO29在等位基因Ppo-D1a(低PPO)和Ppo - D1b(高PPO)中的分布频率76.63;和23.37;.Ppo -A1a与Ppo -A1b基因型的PPO活性平均值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Ppo- D1a与Ppo - D1b两者基因型的平均PPO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两个PPO基因的等位基因组合类型分布频率为:Ppo -A1a/Ppo - D1a(54.38;)、Ppo - A1a/Ppo-D1b( 18.65;)、Ppo -A1b/Ppo - D1a(22.25;)和Ppo -A1b/Ppo -D1b(4.72;);同时冬春小麦材料间PPO活性基因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总体来看,新疆小麦材料中高PPO活性的等位变异类型所占比例较高.[结论]PPO18、PPO16和PPO29标记可以作为小麦材料PPO活性鉴定有效工具.可直接利用此标记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9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对富勒烯C40的各个异构体进行了计算研究,对它们的几何构型、相对能量、HOMO-LUMO能量间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异构体遵循五元环比邻惩罚规则,稳定性高的异构体通常具有更高的正球形,最稳定的异构体是含有10个B55键的C40-38.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评价降脂消斑片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组加服降脂消斑片治疗,疗程为8周。对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心脏长轴切面18节段斑点追踪成像(STI)的纵向峰值应变(LS)参数测定及心电图观察。结果 观察组在提高各节段STI的LS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脂消斑片能改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97.
磁珠富集法开发长臀鮠微卫星分子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长臀鮠遗传育种、种质鉴定和种苗流放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磁珠富集法开发长臀鮠(Cranoglanis bouderius)微卫星分子标记,筛选获得阳性克隆进行分析,选取侧翼较长的序列,用Primer Premier 5.0设计合成引物。结果表明:从596个白斑中筛选获得80个阳性克隆,测序获得微卫星序列47个,其中完美型31个(66%),非完美型14个(30%),复合型2个(4%)。设计合成32对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得到27对引物能扩增特异条带,其中多态性引物24对。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温度变化对多异瓢虫[Adonia variegata ( Goeze)]成虫捕食棉蚜能力的影响。【方法】在17、23、29和35℃四个处理温度下,室内测定多异瓢虫成虫在不同棉蚜密度条件下的捕食量。【结果】不同温度下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随着温度的升高,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的捕食能力逐渐增加。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的寻找效应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在35℃条件下,多异瓢虫成虫的a/Th最大,捕食能力为17℃的2倍。【结论】温度对多异瓢虫的捕食量影响显著,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多异瓢虫成虫的捕食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9.
对僵直前、后鸡肉功能杼性进行研究。宰后将58只鸡分成僵直前和僵直后两组,僵直前组的鸡肉在宰后添加NaCl溶液,然后分成3组,分别在0℃的条件下冷冻3d(T1)、-20℃冷冻3d(T2)和-20℃冷冻10d(T3)。僵直后组的肌肉(C1)在0℃条件下放3d,然后添加同量的食盐。将所有组分分成含脂肪处理组(C1—2,T1—2,T2—2,T3—2)和无脂肪处理组(C1—1,T1—1,T2—1,T3—1)。结果表明,无论在哪种储存条件下,T1、T2和T3的最终pH值、保水性和蛋白溶解度显著高于C1组,但是C1组的蒸煮损失高于T1、T2和T3。加入脂肪致使蒸煮损失有所增加,同时蛋白溶解性有所降低。另外,T1—1的弹性、粘着性、粘性和咀嚼性显著高于C1—1、T2—1和T3—1;T2—2显著高于C1—2、T1—2和T3—2。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总结尤文氏肉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尤文氏肉瘤的X线、CT和MRI表现。结果发病年龄均在30岁以下,发生在长骨者4例、骨盆3例、扁骨2例。影像学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溶骨性骨质破坏,伴层状或针状骨膜反应,3例骨膜破坏形成Codman三角,病灶内可见坏死骨或钙化,邻近软组织肿块形成。结论尤文氏肉瘤的诊断需结合X线、CT和MRI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